摘要:“中国居民人均寿险保障缺口高达41万。”这一结论来自昨日发布的首份《中国居民寿险保障充足度调研报告》。
“中国居民人均寿险保障缺口高达41万。”这一结论来自2012年8月28日发布的首份《中国居民寿险保障充足度调研报告》(下称《报告》)。这一数字不仅意味着居民寿险保障程度的极缺,也意味着当前寿险产品和居民寿险保障之间的不匹配、不对等。
报告显示,即使把社保和公司提供的补充保险计算在内,人均寿险(以死亡为赔付条件)保障额度仅11万,缺口高达41万,保障充足度仅21%。而造成保险保障巨大缺口的原因主要是居民欠理性的保险消费观念和不合理的产品结构。
根据调研报告,由人均应有寿险保障计算出的寿险保障充足度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寿险保障充足度分别为19%、23%、31%,整体平均水平为21%。
根据罗兰贝格的数据统计,对比韩国、日本及美国等国,2010年中国寿险保费收入占年可支配收入比例位列第三,而寿险保额为年可支配收入的倍数则置于最后,可见保费支出不少、而获得保障不高的极大矛盾存在。
据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居民的保险保障尚不充足,但购买寿险时,居民却主要考虑投资回报;另一方面,虽然保监会大力倡导并通过各种政策支持产品创新和多样化,但目前中国寿险业产品仍然过于单一,投资、保障组合类产品占比过高,导致居民获得寿险保障的单位成过高。
《报告》最后亦建议,寿险行业要创新丰富产品线,并积极引导合理的保险消费观念。日前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全面推广小额人身保险的方案即是寿险创新的典例。从2008年起保监会就开始试点小额人身险,并允许保险公司在准备金评估利率不高于3.5%的前提下,根据市场状况自行设定预定利率。
据招商证券研究报告,小额人身险从诞生之日就被定义为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手段。从产品形态上看,预定利率作用微弱,公司参与意愿有限。
据其数据统计,中国人寿在2008年和2009年小额人身险的件均保费分别只有17.48元和26.56元,而平安寿险在同期的全部首年件均保费则高达4000元以上,两相比较,如此低廉的展业效率也是保险公司不愿意花力气去做的。在创新产品的同时,如何提高险企参与积极性亦有同等意义。
国峰保险总公司新闻部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