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杨辉报道:居民大病医保、重症救助金是涉及千家万户的事情。而目前,广州居民大病医保制度还未建立,重症救助金则由于区里无配套资金,1亿资金尚在“睡大觉”。
对此,在9月4日一个媒体举办的民意圆桌会的讨论中,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医学院研究所处处长刘金保痛批目前广州居民医保还是只保小病,不保大病。而重症救助金的立项有问题,具体操作无法落实。导致广州居民若生了大病,实际上政府层面的救济手段是空白的。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则直接说,虽然自己研究财税多年,但自己根本不知道广州还有重症救助制度,而且1个亿的资金竟然一分都没有花掉。
1亿救助金 1分钱没花出去
8月30日,广州市人大财经委调研发现,市本级安排的一项救助重症病人的转移支付项目,预算1亿元,由于区要承担30%配套资金即3000万元(市支付70%资金即7000万元),结果当年没有一个区提出申报,项目执行率为零。也就是说,1个亿的重症救助金,一分钱都没用出去。消息传出,全城哗然。
“我知道有重症救助金,广州做了多年,但是只知道这个概念,但是怎么做,怎么申请,周边的人都不知道,很少听说怎么操作。”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医学院研究所处处长刘金保说。
市区齐出钱 区怕麻烦没落实
那么广州重症救助制度建立依据是什么,是不是又是一个领导拍脑袋决定呢?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坦言具体原因至今不明,“这个事情真的是做过充分论证,还是市领导定的?不知道。我猜可能是某一年广州市有领导提出要搞重症救助,然后有了这笔钱。此后有了专项基金这回事,要求市财政和区里都要掏钱。”
“重症救助这事,最好是区里主动提出申请重症救助金,向市财政提出申请转移支付。而现在广州这个事情倒了过来,市里面主张这笔钱,区里却无配套。”林江痛言。
刘金保则直言:1个亿的重症救助基金一分没花,肯定立项时就有问题。
林江认为目前重症救助由市里和区里共同出钱的办法没有问题,这样可以促使基层花钱有责任感。但目前1个亿的资金没花一分,主要原因还是各区政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根本没有为重症老百姓着想。
“目前这1个亿的资金没花出去,区里没有配套,也许不是各个区拿不出钱的问题,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旦重症救济,申请人肯定多。同时区里还要掏钱,很麻烦,所以最后救助就不了了之。”林江说。
引入商业保险 有助建立保障
对于居民得重病,到底应该如何救助?刘金保和林江一致建议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构建多层次的大病保障体制。
“老百姓有医保或者公费医疗,但是很多家庭还是扛不住重症的治疗费用。需要多层次的保障体制,包括民政部门支持、民间慈善机构。同时,把商业保险引入大病保障体制也会好一些。老百姓的医保主要保小病,大病搞不定。但实际老百姓担心的是重症大病。”刘金保说。
林江则表示,现在香港也在考虑全民医保,做法是政府跟商业保险机构谈判,商业保险介入700万港人医保,可以降低费率。商业保险机构可以精算出多少人参与、得病概率情况,政府则没有这么专业。他建议在居民大病医保上,政府引入商业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