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保证利率下限取消 万能险转身市场化
在寿险市场颇受关注的万能险费改紧赶慢赶终于在春节前落地:保监会决定于2月16日取消万能险不超过2.5%的最低保证利率,将产品定价权交还给保险公司。此消息一出,就有保险公司闪电响应,首款费改后万能险产品已出炉。
“利率放开后,保险公司的最低保证利率估计会提高到3%至3.5%。” 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袁序成指出。按通知相关规定,万能险新产品保证利率不高于3.5%的,应报送保监会备案;最低保证利率高于3.5%的,应报送保监会审批。
低利率环境下,一旦提高最低保证利率,是否意味着万能险或将再次爆发吸金潜力?对此业内普遍预计,利率放开后,万能险的规模不会出现很大变化,因为不同公司万能险占比和增速分化较大,他们会综合考虑其对偿付能力和价值的影响而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而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影响最大的将是年内有望落地的第三步分红险费率改革。
最低利率或提至3%-3.5%
所谓万能险,是指包含保险功能并设立保底收益投资账户的人身险,消费者将保费交到险企后,一部分用于风险保障,另一部分用于投资。它的“万能”之处在于可根据人生的不同阶段灵活设置保费、保额和缴费期,而它与投连险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万能险承诺保底利率。
据记者了解,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3个方面:一是放开前端,取消万能保险不超过2.5%的最低保证利率限制。最低保证利率由保险公司根据产品特性、风险程度自主确定。二是管住后端,集中强化准备金、偿付能力等监管。三是提高风险保障责任要求,最低风险保额与保单账户价值的比例提高3倍,体现回归保障的监管导向,保护消费者权益。
万能险最低利率限制放开后,很可能由原来的最低利率的2.5%提至3%,那么就会超过银行2.7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这意味着消费者的投资账户会受益,因此袁序成也表示,银行利率的下行有利于人身险的发展。
据了解,由于万能险产品结构复杂,专业性强,一般多由个险代理人渠道销售,但近年来部分保险公司根据银行客户特点弱化万能险的保障功能,主打投资收益牌,大大促进了银保渠道万能险保费收入的增长。
不过,虽然此次改革取消了2.5%的最低保证利率限制,但根据新规,产品最低保证利率越高,需要计提的准备金也越高,偿付能力要求也越高。“本次最大的变化是计提最低保证利率准备金,为的是体现最低保证利率带来的额外成本,对万能险利率风险的管理得到加强,也是偿二代风险因素的管理思路的体现。”中银国际分析师魏涛认为。
事实上,此次改革只是监管部门推进人身险费率改革的一个中间环节。按照保监会公布的思路,人身险费改路线依次为普通型、万能型和分红型,并争取在2015年年底前全面实现人身险利率市场化。这在华融证券分析师赵莎莎看来,这样三步走的改革路线,正好反映了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产品对于产品预定保证利率高低的敏感性由弱到强。
对规模影响有限
2014年开门红以来,“分红年金+万能账户”备受青睐,不过,在万能险费率市场化进一步提升此类产品吸引力之后,最明显的影响可能是行业差异化竞争的加强,而不是保费的大幅增长。
记者注意到,几乎与费改文件发布同步,太平人寿、富德生命人寿也发布了万能费改后首款产品。太平人寿推出的“太平网赢一号终身寿险(万能型)”保证最低年利率3%,3年预期年化收益率5.5%。富德生命人寿在公告中称,将《生命附加金管家A款年金保险(万能型)》、《生命附加金管家B款年金保险(万能型)》等在内的终身型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提高至3.5%。
“万能险在银保渠道销售时,消费者一般是将它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较,最关注的还是实际结算利率。”一位大型保险公司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一位方正证券(601901,股吧)分析师指出,万能险此前实际上已经是半市场化定价,实际结算利率市场上以4%-5%之间居多,最低保证利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保证部分的提高通常伴随着浮动部分的降低。“预计多数大险企会保持实际结算利率的平稳。部分万能险销售量小或是重投资的公司或将以提升最低保证利率作为销售噱头,但短期不会对行业造成显著的价格竞争。”
根据长江证券(000783,股吧)提供的数据,2014年全行业万能险规模约4000亿元,同比增长21.9%,超过同期寿险增速,占规模保费比约23.2%。其中国寿、平安、太保和新华规模分别约为251.2亿元、757.5亿元、43.6亿元和15.6亿元,占比为7.1%、30%、4.2%和1.4%,2014年同比分别增长126.7%、 5.3%、 58.2%和-84.6%。这就意味着,国寿和太保在去年是做大万能险规模,而平安维持稳定,新华则略有收缩。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上市公司中平安的万能险占比最高,但其最低保证利率长期维持在1.75%。“事实上,出于保障成本的考虑,多数从个险代理渠道购买的万能险产品的保底利率并不高。保监会《万能保险精算规定》也只是要求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不得为负。” 赵莎莎指出。
根据市场的解读,本次规定修订提升了万能险风险保障部分的占比,并下调费用和退保的约束,提升经营难度,而且最低保证利率的小幅提升的趋势也对投资的要求有所提升。
一边是满足消费者需求,一边是控制经营风险,要寻找到其中的平衡点,也就意味着并不太可能出现全行业提高最低保证利率的统一行动。“消费者看的是实际结算利率,而保险公司考虑的是这个业务对偿付能力以及新业务价值的影响,估计多数保险公司对提高最低保证利率还是会比较审慎。”上述大型保险公司市场部人士称。据长江证券近期调研,虽然今年1月份寿险市场上的主打产品仍为“年金+万能账户”,但2月份产品结构调整明显,重疾类产品和传统保障类产品热度明显增加,保费规模明显让位于价值。 |